Vandetanib,又一个折戟肝癌的靶向药物

J Hepatol 2012; DOI: 10.1016/j.jhep.2011.12.013

Vandetanib(商品名:Caprelsa)阿斯利康开发的一个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靶点主要包括VEGF受体和EGF受体,在某些类型的甲状腺癌,还可以抑制RET酪氨酸激酶活性。Vandetanib在2011年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(via Wikipedia)。

还是那句老话,因为主要靶向VEGF受体的索拉非尼(sorafenib)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上取得了重大成功,而vandetanib与sorafenib作用机制相似。在这个市场的诱惑下,制药公司当然跃跃欲试。但尝试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,前面也提到过,苏尼替尼(sunitinib)尽管走到了III期临床试验,最终因疗效有限提前终止了试验

本文介绍的是vandetanib的II期临床试验,尽管试验结果让人失望,但这个研究本身是一个高质量的多中心、双盲随机对照试验。研究的领导者是国立台湾大学的Ann-Lii Cheng,此人也是sorafenib亚太地区III期临床试验(Oriental研究,发表于Lancet Oncol 2009)的领导者。研究一共纳入了67名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,随机接受高剂量vandetanib(300 mg/d)、低剂量vandetanib(100 mg/d)或安慰剂治疗。试验的主要终点是肿瘤稳定率(完全缓解、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超过4个月),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率、总体生存率和药物安全性。在研究过程中,肿瘤进展的患者可以转换至开放标签的高剂量vandetanib治疗。

结果已经在标题里面显示了,稍微详细一点就是:3组患者的肿瘤稳定率没有差别,高剂量、低剂量vandetanib组和对照组的稳定率分别为5.3%、16.0%和8.7%,动态增强MRI也没有发现vandetanib治疗引起的血管变化。此外,与其他靶向VEGFR的药物一样,vandetanib可以明显增加外周血VEGF浓度并降低VEGF受体浓度。在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方面,似乎有一些改善,如下图所示,但没有统计学意义。药物安全性方面则没有什么可说的。

2012-01-28_vandetanib_HCC

相似作用机制的药物在晚期肝癌的尝试还是会继续,但前景并不乐观的样子。

 

Full citation: Hsu C et al: Vandetanib in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: a phase II,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study. J Hepatol 2012, 10.1016/j.jhep.2011.12.013.